2020集成电路EDA设计高峰论坛在江北新区召开
2020年11月28日,2020年集成电路EDA设计精英挑战赛总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ICisC人才实训基地隆重开幕,同期2020集成电路EDA设计高峰论坛也顺利召开。
在此次2020集成电路EDA设计高峰论坛上,芯华章运营副总裁傅强、新思科技(Synopsys)中国区副总经理陈志昌、华大九天市场合作总监余涵、华为海思EDA首席架构师黄宇、概伦电子执行副总裁首席产品官李严峰、思尔芯林铠鹏、安路科技Software Fellow 刘建华等来自各企业的代表参加演讲,同时还有各高校代表,承办单位以及参赛队伍代表们到场参与此次盛会。此外,不少观众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参与本次会议,共同领略论坛的精彩。
嘉宾们各自带来精彩的主题分享和最新研究展示,结合EDA人才培养、EDA产业需求以及如何打造人才梯队等热门话题,就EDA产业发展政策、市场趋势、人才需求等方面发表见解,向世界传递超前新思维,为产业激发空前新动能。
芯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副总裁傅强带来了《打造EDA人才梯队》的主题演讲,傅强先生表示,芯片的底层技术是EDA,因此人才和团队极为重要。想要加速完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人才”是关键。芯华章邀请了全球顶尖研发人才,通过搭建开源EDA技术社区,提升了EDA创新力量,同时采用“X-行动”打造了“芯”生代EDA研发力量,并通过产学研合作与南京集成电路大学进行合作,联合培养储备人才。芯华章也以技术优势加速完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其发布了率先支持国产计算机架构的仿真技术以及高性能多功能可编程适配解决方案“灵动”等。
新思科技(Synopsys)中国区副总经理陈志昌以《协同育人,共建集成电路人才“芯”生态》为主题,进行了线上演讲,陈志昌认为,EDA和IP核是全球科技和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其中,EDA的诞生是为了提升设计能力,加快设计自动化程度,提升工业生产的能力。新思科技从1995年来,一直助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九大城市设立机构,有强大的研发和支持体系。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统计,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人才总量不足,EDA人才匮乏,然而培养一个EDA人才不容易,从高校课题研究到能够真正实践从业,一共需要十年。新思科技拥有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战略,通过完整的大学课程体系,大学计划,国家人才战略等计划,目前已有30000人、20所高校参与新思科技人才项目。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市场合作总监余涵先生进行了《华大九天EDA—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平台》主题演讲。余涵介绍道,华大九天是一站式EDA及相关服务提供商,可提供全历程EDA工具。在人才培养方面,华大九天拥有强大的师资团队以及深厚的经验和资质,作为国产EDA龙头企业,华大九天的培训包括使用EDA的企业,EDA人才培养以及EDA项目联合研发。目前,华大九天的大学计划和联合实验室已经覆盖全国一百多所高校,同时还有培训课程和联合出版物,以及EDA联合研发计划。从2019年开始,华大九天还在支持全国集成电路EDA设计精英挑战赛,以及“华大九天杯”等大赛。华大九天也希望建立更多的实训基地,促进更好的生态融合建设。
华为海思EDA高级技术专家黄宇带来《Cloud-based EDA》的主题演讲。围绕EDA技术的发展方向,黄宇先生指出,目前业界对于EDA的要求和传统不一样,厂商需要把资源很快移植到云平台,这种情况下怎样保证数据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厂商采用混合式架构,具体表现为采用在云端和本地分布存储的方式保存数据。目前国外几大厂商最新的动态是希望建立开源平台,去支持EDA工具,同时他们已经拥有自己的最新布局,比如某些企业不仅把资源放置云上,也支持混合放置或者采用应用加速器。最后,黄宇先生指出,中国有很多云平台,希望看到更多EDA软件可以移植到云端,可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将EDA软件与开源平台结合将会有新的发现。
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产品官李严峰先生带来《创芯选星,共建中国EDA》主题演讲,李严峰表示,EDA是典型的重科技,想要获得成功必须靠积累,同时EDA产业对于从业者的要求也很高。目前EDA产业已经重回热点,有不少人才回归,但同样要遵从产业规律。在EDA领域,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李严峰先生提出,EDA产品做不到世界前三就没有意义,对于目前的国产EDA发展来说,过分强调国产的意义长期对产业是有伤害的,企业需要尊重从点到面再到平台的产业规律,一家定位以及市场导向清晰,有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国EDA企业借助时代动能,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国微思尔芯资深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林铠鹏先生带来《国产EDA的挑战和人才培养》的主题演讲, 林铠鹏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EDA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早期的开发版使用EPGA IDE即可完成,企业倾向于自己做(BYO),但目前越来越复杂的平台带来了额外的工作量,多核组网需要越来越复杂的编译工具。开发者需要各种专用调试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快速模型,软硬件协同仿真等工具需要更便捷的工具。原型验证系统越来越像一个调试仪器:逻辑分析仪+硬件仿真器。只有理解开发者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把工具做成开发者的得力助手,适应更多更新的开发需求,串接整个开发流程,逐步形成工具链才能最终做出一个好的EDA工具。我国EDA产业需要主导推动生态建设,产业主导推进EDA工具应用,产学研结合,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
最后,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Software Fellow刘建华先生带来题为《FPGA产业对于EDA的需求》的演讲。刘建华表示,FPGA是集成电路中的“万能芯片”,目前中国是美国之外唯一有能力设计量产FPGA的国家,市场对国产FPGA的接受度迅速提高,正在形成FPGA&EDA产品快速迭代的正常循环,头部企业将有机会在短期内全面超越美国中下游对标企业。但在高端领域,国产厂商仍然需要努力,同时,国内EDA人才基础极度薄弱,EDA人才培养需要4-10年的实践。因此,国内EDA产业想要发展,必须坚持正向研发,避免抄作业,正视技术积累,加速技术进步,向国际先进水平看,并加强EDA工程技术积累。国内企业主动推动国产FPGA 、EDA整体水平的提高,共同创造高水平EDA生态。